浏览位置:新消费网 > 财经

淮阴:万卷活书润乡塾一夏清凉沁童心

内容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7-09 14:43   点击量:7002   

炎炎夏日,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联盟社区的淮安书房内却清凉宜人,十余名孩童或蜷坐沙发或伏案静读,书页翻动声与蝉鸣交织成独特的夏日乐章。一位小读者开心地说:“这里安静,书又多又全,查资料、看课外书都方便,比家里的小书柜强多了!空调也足,看书效率特别高。”书页翻动间,三树镇以“文润乡塾”为品牌精心打造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通过书房校园共创计划盘活文化资源,让1.3万册藏书从“书架摆设”变为“流动知识库”,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文润乡塾”不满足于静态藏书,它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乡村、社区。书房及各村阅读点全年无休,暑期空调全力开放,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辟出一方清凉求知天地。更可贵的是,项目鼓励“小手拉大手”——幼儿在家长陪伴下共同走进阅读世界。书籍成为亲情的纽带,阅读的种子在代际传递间悄然萌发。暑假期间,书房空调全天开放,吸引众多家庭“组团”阅读。正在挑选书籍的小学生王萌说:“这里比家里凉快,书又多又全,我和同学每天都来!”老人李爷爷则捧着报纸感慨:“以前只能在树荫下看报,现在能吹着空调读新闻,真舒坦!”

如何让沉睡在书架上的万卷藏书真正“活”起来?三树镇创新推出“书房校园共创计划”,架设起书籍高效流动的桥梁。辖区内中小学每季度开出所需书目“菜单”,书房精准“接单”响应。为了提前应对暑假开学,工作人员正忙碌整理一批学校点选的历史、科学、人文类书籍,确保第一时间送达。书籍按季度轮换,让13000余册藏书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化为学子们案头常新的精神食粮。三树镇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书籍计划一个季度轮换一次,让学生们每个季度都有公共的‘新书’看。”

书籍的生命力,也在服务者的手中延续。本镇大学生以社会实践方式加入书房管理队伍。志愿者刘妍深有感触:“看到小朋友找到心爱的书时眼睛发亮,或是老人安静读报的画面,就感到这份工作充满价值。”公共文化服务的细致与不易,让她体会到耐心、细心与热情的分量。在她心中,这座书房已化身照亮家乡的“文化灯塔”,能为家乡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她倍感自豪。

书页沙沙作响,管理员正细致整理着下一季送往校园的书籍。一本本书,如同被夏雨滋润的嫩芽,从此地出发,将在更多年轻心灵中扎根、舒展、葱茏。三树镇以“文润乡塾”为犁,深耕社区与校园的知识土壤,让公共阅读资源真正如活水流转,润泽千家万户,让馥郁书香成为乡土最持久的芬芳。三树镇宣传委员龚吉表示,“文润乡塾”计划不仅解决了闲置图书问题,更通过空间共享、服务下沉,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全民共享”的文化生态。下一步,镇里计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配套投入,持续扩充书籍数量、丰富品类,进一步夯实镇级书房的文化阵地根基,切实让书香浸润校园与乡村。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展迎来大批自主研制航天重器

    人民网广州11月15日电(记者申佳平)“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11月15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各国应同心协力、共迎挑战,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包容和可持续发展。金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