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座无虚席,凉州本土微电影《山杏红了》在此首映。
作为一部扎根本土的影像作品,《山杏红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精神脉络,以凉州区南部山区部分植树故事为创作原型,将叙事焦点对准南山村的生态蝶变历程。影片巧妙地将个体奋斗轨迹嵌入时代发展脉络,既深度呼应“两山”理念的实践深耕,又生动衔接“三北”工程的建设图景,在乡村振兴宏大叙事中,凝练生态共生、代际传承与青年担当的思想内核,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兼具高度与温度的影像注脚。
观影过程中,剧场内的情绪始终与剧情同频共振: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牵动人心,幽默桥段引发全场会心欢笑,动情时刻让不少观众悄然拭泪。这份强烈的情感共鸣,既是对影片艺术感染力的认可,更是观众对自身亲历或见证的绿色变革的深切共情,以及对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由衷自豪。
“看完电影心里又暖又感动!”观影小朋友俞兆淼难掩激动,说道,“电影里的陈屹林哥哥,明明能在大城市拥有好工作,却选择回到家乡,要把光秃秃的荒山都种上树,他真的又勇敢又有担当。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不管年纪大小,都能为家乡做贡献。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放弃,做个能为身边人、为家乡出力的人。我还想邀请大家都来我们南山种树!”
市民保菊兰则在观影后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本土拍摄的微电影,《山杏红了》太让人感动了。故事题材接地气,演员们的表演也特别真实,看完之后,我对‘我在南山有棵树’志愿植树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着电影里南山满山的山杏,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凉州一定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首映礼现场,主创团队与观众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温暖点滴。影片的诞生,得益于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指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这部电影也是一次“小成本、大情怀”的成功实践。在影片预算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全体剧组人员怀揣着为家乡立传、为时代留影的热情,义务投入,精益求精。他们质朴无华、带着“泥土味”的表演,成了影片最打动人的亮点之一,深刻展现了凉州人特有的文化自信。
主演范和平表示:“这个角色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南山变成绿色的美丽的地方,确实不容易,深切体会到了每一片绿的重量与价值,我们还会继续坚持下去,每年在南山多种几棵树,为家乡的绿添砖加瓦。”
“能够参演家乡的电影,我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男主角张泽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拍摄过程中,我对守护绿色家园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始终相信,今天种下的每一棵树,都是留给未来的金山银山。在此,我诚挚邀请各界朋友加入‘我在南山有棵树’志愿植树活动,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多栽一棵树、多添一片绿,携手书写凉州更加美好的未来篇章。”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