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贵”是车铭洲教授在教育生涯中始终坚守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又被包括李连江教授在内的车门学生接续传承。他们将这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活动不断传播,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
2022年,《学者的术与道》出版;两年后,增补本再次与读者见面。不论是初版还是增补本,车老师都是贯穿全书的灵魂人物。车老师即著名哲学家、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车铭洲,他是李连江教授的导师;“以学生为贵”则是车铭洲教授在教育生涯中始终坚守的理念,而这一理念又被包括李连江教授在内的车门学生接续传承,他们将这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活动不断传播,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
阅读初版和增补本,我被李连江教授朴实又睿智的治学之道和层出不穷的金句妙语深深吸引,也更进一步体会到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并非孤身一人行走江湖摸索出的独家秘籍,而是“从前辈学者中来,到后辈学者中去”的薪火相传的结晶。尽管学术生涯可能是孤独的、寂寞的,甚至是令人焦虑的,但那些懂得承前启后、度己亦度人的学者,往往能够积蓄更多前行的力量,这些力量最终也凝结为熔炼真心、铸造匠心的原材料,帮助他们自己和更多的青年学子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全书开篇,作者将导师车铭洲教授的遗嘱作为序言,读来令人动容:“我作为教师,总是以学生为贵,关注和牵挂学生的发展和成功。我的学生们,尤其是与我有更多直接联系的研究生、第二学位生和进修生们,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艰苦努力,都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为各自所在领域中的骨干人才,使我深受鼓舞和激励,我们师生都成了心心相通的朋友。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学生们都给予我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这是车老师为教育的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车老师求学的经历、治学的方法、处世的态度、与学生的相处之道等等,都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了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比如,“一个人的创造性、个性和独特性,只有在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和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如钟,学生学习如撞钟,轻撞则轻响,重撞则重响,不撞则不响”“艰苦努力是对的,但是要留有余地,每天有规律地增加点锻炼身体的时间”……尽管我们未曾见过车老师,更没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但通过阅读这本书,一位谦和踏实、治学严谨又充满智慧的师者形象跃然纸上。
《礼记·学记》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这里的“严”不是指严格,而是指尊敬、仰慕。只有教师受到尊敬,那么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才会得到认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车老师真正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学会做自己的导师
每一位优秀的学者,都善于将从前辈学者那里继承的宝贵遗产无私地分享给学生,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的接力棒开始传递,前人的经验也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车铭洲教授当年在北大哲学系求学的故事。
那时的车老师读不懂天书一般的康德哲学,便向当时的老师郑昕先生求教。郑老师却只邀请他看电视,一边静等他自己用功,一边提供英文参考书,闭口不提康德。最后车老师秉承“看不懂,再看;读不懂,再读;硬读,反复硬读”的原则,终于将晦涩的康德哲学读通。郑老师一开始的不闻不问并非不负责任,而是要等学生真正修炼到了火候才拉他一把,让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即“学生必须自己读书,在读书中读书,这项功夫是不能由别人替代的……教师若给学生讲书,讲出的只能是教师个人的观点,很可能会妨碍学生产生自己的新观点,也就失去了读书的真正价值”。后来,车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十分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真想学”的动力。他说:“传授知识和解答问题,只是一种手段,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做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鼓舞者……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主动学习和创新的人生态度,形成主动成长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当李连江老师成为博导后,他提出“读博的意义在于学会做自己的导师”,具体来说就是“真实地试探自己,主动接受最严格的试炼,主动探索发现自己潜力最大的那个天赋组合”。可以看出,从郑老师的“学生必须自己读书”到车老师的“做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鼓舞者”,再到李老师的“学会做自己的导师”,教育的理念一脉相承,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理念的核心仍是“以学生为贵”。
度己亦度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既是师者为学生无私奉献的真心,也是学者度己亦度人的匠心。在《学者的术与道》一书的后记中,作者写道:“本书是过来人的忠告,既是提醒,也是告知。而提醒与告知的对象,首先是作者本人,其次才是年轻人。”
李连江教授奉行“不弄玄虚,知有不言,言必有据”的原则说了不少务实的良心话,这些良心话不仅曾使他自身受益,也将启迪更多有志于学界的青年学子以及已经泛舟于学界汪洋的青年学者。比如在谈到如何选研究课题时,他总结了四个需要把握的关键:“对己对人都重要”“比别人早半步”“有比较优势”“可以持续”,最终则落脚于“开辟属于自己的阵地”。在谈到写论文时,他说“不要迷信自己有能力一气呵成,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修改草稿,一开始不妨慢慢收束,保持对各种岔道的高度敏感和兴趣,见缝插针,见弯就拐,相信嗅觉,相信直觉”,“修行有三要素:求道、苦修、解脱。写论文的过程很相似”。
除了提出具体的建议之外,他也毫不避讳地指出在学术界拼搏并非易事,“学术界不是世外桃源,学者免不了生涯焦虑”。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学子走上了学术之路,其中不少人还选择了继续深造,成为博士。但你是否真的适合做学术?是否真的能够管理好学术生涯的焦虑?这是他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承师道与铸造匠心是一组辩证关系。师者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使其成为心系学生、心怀学术理想的优秀学者,而他们也不忘继续传承师德、师道,将前人智慧与今日思考一并向更多后辈传播。“做学问,求发展,是我的心愿,也是我对青年学者的祝愿。愿以此书延续车老师的教泽”,这是李连江老师真诚的愿望与期盼。这本书不仅能够引起青年学子的共鸣,同时为他们勇敢地在学术征途上驰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
《学者的术与道》
李连江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