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新消费网 > 文化

文化中国行“她力量”绽放文物普查

内容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13 18:06   点击量:6385   

“我很自豪当她‘崇拜的对象’。”提到8岁的女儿,李昆桦几次落泪。泪水中,有骄傲有幸福,也有不能陪伴的歉疚。

在陕西省咸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作为唯一的女组长,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昆桦带着队员们,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彬州大佛寺石窟进行点位复查。进入“四普”的实地调查阶段之后,大家常常一周不能回家。

相较于“三普”中手持GPS结合地图和地形地貌现场手绘,李昆桦最直观感受是“四普”中RTK测量仪、无人机、手持终端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采集工作的效率。她刚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时,对普查工作懵懂无知;白天奔波调查,晚上填报系统,跟在队长身后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刚迈出校园不久的邢钰婷,作为组员跟着李昆桦同样受益良多,“队长业务能力突出,跟着她,从‘平面’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更加‘具象化’。”同时,李昆桦稳定的情绪也像太阳一样温暖着大家,曾经一个文物点位寻找三天未果,在崎岖的山路中,她边走边鼓励大家:“这没啥大不了,咱们就当是健身徒步。”“四普”组队的150余天里,内向的邢钰婷跟着李昆桦,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

八月的一天,一篇关于文物普查的报道吸引了李昆桦女儿的注意。“我妈妈是文物普查工作者,她可厉害了!”女儿拿着报纸反复读,出去逢人便要说出这句话。“看着她崇拜的目光,我真是特别自豪,感受到这次普查工作有了崭新的意义。”李昆桦说。

也是在“四普”中挑大梁的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博物馆馆长衣同娟,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已年过半百的衣同娟个头不高,爱笑,嗓门也不小。在张家寨村东遗址的一片玉米地中要确定遗址的“四至”边界,钻玉米地时她一马当先,还打趣自己“不到一米六的身高确实适合钻玉米地,大概就是为文物工作而生的”,随即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曾全程参与临朐县“三普”的她也有遗憾,当时受设备、技术、业务水平等条件限制,有些不可移动文物“四至”边界没有明确,还有个别地方因土地平整后存在覆盖土层导致认定不够准确。这次她都留心要一一补上缺憾。

“四普”一开始,衣同娟就总结过往经验,注重发挥“五老”作用。每到一处,普查队首先发动村里熟悉村情地况、了解当地历史,尤其是参加过村镇志编写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和老乡贤参与进来,让普查效率明显提升。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衣同娟的口头禅。作为临朐县文物普查队队长,在实地调查中,她坚持“四不漏”原则,即不漏一个自然村、不漏一个山头、不漏一个台地、不漏一条自然河流。她和队员们每天都在蹚河沟、爬山坡、访村民、看民居、找遗址的路上,确保全县村庄普查率和区域覆盖率。

对工作,问心无愧;对家庭,她却倍感亏欠。女儿从上幼儿园到上学,她从来没有按时接送过,但她对女儿只有一个要求: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现在女儿已经工作,让她更无后顾之忧,专心投入“四普”之中。

秋收已过,冬雪未至,眼下正是野外实地调查的黄金时段。“李昆桦们”和“衣同娟们”又将启程,风风火火奔赴她们热爱的现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展迎来大批自主研制航天重器

    人民网广州11月15日电(记者申佳平)“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11月15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各国应同心协力、共迎挑战,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包容和可持续发展。金壮...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