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拜访了沙特阿拉伯广东商会。在与会长朱东绵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摆脱对石油工业的过度依赖,沙特阿拉伯如今正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务求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沙特阿拉伯希望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非石油产业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与此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当地工业和服务业的支出和投资,包括推动核电站、可再生能源等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与开发,促进非石油经济增长。
朱东绵提到,沙特阿拉伯希望吸引超过1万亿沙特里亚尔的工业投资,最终在2030年实现工业出口557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人民币1.07万亿元)、工业GDP增加两倍达到8950亿沙特里亚尔的目标。为此,沙特阿拉伯大力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运输码头、公路、电力、通讯等。
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化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参与。尽管看起来沙特阿拉伯的市场机会很大,但朱东绵认为,中国企业产品进入该市场的情况却远没有想象中顺利,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对接问题。
朱东绵还是广东道纳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公司的业务是帮助沙特阿拉伯建立工业品标准体系,并通过检测服务,帮助国内的企业产品进入沙特阿拉伯市场。目前,道纳检测与中国海关的技术中心、SGS、TUV等国内外权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在建筑卫生陶瓷检测方面有深厚的业务积累。
朱东绵介绍,佛山很多装配式建筑和装饰企业把沙特阿拉伯作为重要市场。但在没有工业基础的沙特阿拉伯,很多标准过去也是参照欧美体系。因此,当中国产品出口沙特阿拉伯时,很多产品是没有国家标准的。为此,朱东绵协助沙特阿拉伯参照中国及欧美的产品标准体系,制定了很多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工业产品标准。
朱东绵认为,中国的制造力量与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化需求相比,对接效率太低,远不如预期。
供应链应成为一种系统能力
今年7月,笔者曾随航粤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考察团到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调研。航粤电气是在广东珠海从事智能高低压柜、配电箱、综合能耗管理的企业,从设计、研发、制造、工程施工到运维,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该公司原来的业务都在国内,但随着部分客户到东南亚发展,公司也就跟着到东南亚配套发展。
马来西亚市场规模小,当地的电力配套服务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小,服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国际投资项目的服务需求。一般欧美投资的公司会采用欧美电力配套企业的服务,但这对中国投资企业而言,价格过于昂贵。因而,投资东南亚的中国企业,十分需要中国电力配套企业在当地提供服务。了解这个情况后,航粤电气很快在当地收购了一家电力配套企业,为当地投资企业提供电力设计、研发、制造、工程和售后的整体服务方案。
10月,笔者参加中山金利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大成府投资的泰国金利宝公司的开业仪式。董事长陈世岳指着刚刚建成的新工厂自豪地说:ldquo;这个工厂是中国建筑工程(泰国)有限公司所建,应该是泰国顶流的工厂。中国建造,性价比世界第一。rdquo;
三十年前,陈世岳从中国台湾来到大陆创业,最终选择落户广东省中山市。三十年间,他见证了中国工业化风起云涌的快速发展,从劳动力红利、工程师红利再到生产规模红利,中国制造业及供应链的快速迭代,史无前例。金利宝到泰国开展业务后,发现中国供应链在东南亚优势太明显了。
陈世岳提到,金利宝的产品跟泰国当地的供应链产品相比,质量优势非常明显;与发达国家供应链的产品相比,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于是,他们在泰国建立起了中国料胶粘剂材的供应链。金利宝也因此成为一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快速形成企业竞争力。
在金利宝泰国公司,陈世岳指着一片空地向笔者介绍,那里将安装一套RTO热能循环再利用环保设备。金利宝最早的RTO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而今,泰国工厂的设备采购自中国航天科工的产品。他感慨地说,中国制造业的配套非常完整,现在金利宝只需提出需求与初步设计方案,可以交给中山的自动化设备企业联合制造。如今,金利宝自主研发的设备令美国客户都赞叹不已。
马来西亚一位刚参加深圳包装设备展的华人老板说,中国包装设备一年的创新相当于马来西亚三十年的创新。该老板讲,中国市场规模足够大,技术创新迭代效率高;而马来西亚市场规模小,企业购买新的设备,多少年都赚不回来,所以供应链迭代效率非常低,设备非常落后。
今年5月,笔者到访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首批9家ldquo;灯塔工厂rdquo;之一的西门子成都工厂,现场看到的很多设备其实都来自中国本地,部分工业软件也是由中国软件企业开发。西门子的负责人称,中国供应链创新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如果在欧洲要求供应商迭代创新,他们或许需要几年时间;中国的创新供应链可能只要几个月,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就是一天甚至半天。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顾欣讲,中国制造本地供应链能力很强,设备供应商的工程能力以及本地年轻的工程人才很突出,而德国工厂工程师年龄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偏保守。中国反而可以在德国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快速迭代本地化技术并持续创新。
航粤电气在国内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一家工程公司,以服务房地产与大企业为主。到海外发展后,企业通过整合国内先进的电力技术,为国外政府和企业提供整体的电力服务解决方案。
金利宝在国内市场以生产高端不干胶为主。在泰国和越南,企业整合国内供应链,成为泰国、越南各种黏胶应用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快速占领当地市场,实现了工厂未开工就营收的良好开局。
将优势供应链、创新供应链作为企业竞争力,将会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基于优势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今年初,笔者在上海张江科技园见到了XNode公司的创始人周炜。当时他正在上海组织一家法国企业与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对接会。
笔者问他,面对地缘政治的博弈,国外企业还和中国供应链合作吗?他说,商业还是要在商言商,中国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高效率的创新供应链,企业经营者不是政客,越是成熟的国际公司,会越重视中国的供应链。
周炜介绍,XNode以前更多是为国际企业对接中国供应链,但近期他发现,因为强大的创新供应链,中国的创新体系正在反向影响世界。
XNode最近接触了一家国际机场管理公司。该公司希望提升机场的物流智能化水平,在考察了全世界诸多机场的物流体系后,他们发现中国的物流智能化水平非常高,价格也有明显优势。但这家公司对中国的物流智能化企业并不熟悉,因为以前中国的设备制造企业更多是为系统解决方案的投标企业做配套服务,无名无份。
去年以来,很多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国内市场完成进口替代后,觉得在国际市场也有发展机会,纷纷出国考察国际市场。但很多企业出去后发现,过去他们是给大企业做配套,大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都是欧美标准,不会因为个别产品有竞争力就采用。系统不可能因为个别产品而发生改变。
在疫情发生以前,国内很多家具企业做不了国内机场候机楼的生意。因此,国内很多机场大楼为了与国际接轨,聘请国际机构设计方案,其体系与标准都参考了国际标准,其中的设备设施也都有相对应的国际供应链数据库。中国的家具企业仅是给具备投标资质的整体配套服务商做供应链配套。投标涉及到各种资质、业绩与标准,一般的家具企业很难成为整体配套服务商参与投标。
十几年前,广州一家音响制造企业计划投标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音响系统,结果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企业抱怨,它们是2008年奥运会的服务商,为何投标广州一家会展中心的资格都没有?后来企业了解到,白云国际会展中心聘请的是日本设计团队,很多的设备设施参照的是日本的标准,跟该企业音响的标准制式并不一致。
在国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参与大项目的整体配套服务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国际市场。
2021年,XNode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合作,在新加坡组建团队,协助两国企业打通彼此商圈和创业创新生态圈。周炜希望借助新加坡机构,帮助国内科技企业对接国际化资源,走向海外市场。XNode希望参与系统设计并降低技术企业出海的风险,其构思是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打包出海。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新加坡或中国香港,建立基于中国供应链优势的方案设计公司。比如,一个机场、一个港口码头、一座智慧城市、一家园区、一家医院或学校的设计,甚至是公路、铁路、电力、通讯系统的建设,如果有中国优势供应链的支持,是否就能够给业主单位提供性价比更优的方案?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无论其城市、基础设施与工业体系,执行的也都是欧美标准体系,熟悉国际体系与标准,再嵌入中国具有全球优势的供应链体系,也可以提升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咨询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10月,笔者拜访了新加坡盛裕集团总部。盛裕集团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全球性公司,主要业务是提供城市开发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咨询,已为全球60多个国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开发了100多个成功的工业园区,中国著名的苏州工业园就是由该集团开发的。盛裕集团还为全世界的航空、医疗、酒店、交通、能源和环境等多个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并参与了新加坡80%的住宅建设。
跟笔者一同前往新加坡调研的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认为,可以在新加坡做实验,采用欧美或新加坡标准,嵌入中国供应链。他以医院装修为例,传统的供应链与工艺可能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如果采用中国佛山的泛家居装配式供应链,可能只需两个月时间,价格有可能是传统供应链的50%mdash;70%。
天安新材近年通过收购、兼并装饰材料公司、陶瓷公司、建筑公司与建筑设计院,构建了涵盖材料研发与制造、材料应用、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的完整泛家居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
东莞市三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闻克俭也找到笔者,希望能够在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下面成立ldquo;物联网智能音响专业委员会rdquo;,采用全新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基于机场、运动场、高铁地铁、城市公共空间、医院、学校、影院等应用场景的全新产业链,为全世界提供性价比更优的中国智能音响供应链解决方案。
中国供应链的国际化势能
西门子顾欣讲,中国除了超大规模市场,还有在这个基础上的全产业链覆盖,60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全产业链能力,能够生产从低端到高端的各种产品,有完善的产业链集群,并形成了高效的产业协作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和国际需求。
中国企业出海也好,国际化也好,是必然的趋势,也形成了巨大的势能。据有关资料介绍,2023年,中国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手机、计算机、汽车、半导体、电力设备、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光伏、建材、工程机械、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等20个大类的出口额达到2.25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出口总额的66.6%。
截至2023年底,中国重点产业对外投资存量达到2604.12亿美元,其中,汽车的对外投资存量最高,达1164.38亿美元。超过百亿美元的有汽车、生物医药、工程机械、半导体、石油化工、轻工、纺织服装、光伏8个产业链。重点投资区域为欧盟、东南亚、北美地区,投资存量分别为1235.13亿美元、985.07亿美元、333.76亿美元。东南亚重点投资的国家为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
供应链创新也需要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大部分类别;取类比象,很多工业知识也可以通过跨业学习获得,进而获得更好的产业创新效率。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种工业场景的应用,工业知识可以共享,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更加紧凑与高效。
中国出海的企业应当视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为一种核心的产业能力。
笔者也与朱东绵曾探讨:帮助沙特阿拉伯建立国家工业体系产品标准,企业的国际业务为何不是从一笔咨询费开始?中国在国际上建设的码头、机场、公路、电力与通讯系统,为何不能从一笔咨询费开始?
中国供应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但它需要进行系统对接,即供应链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对接。在标准的对接中,产业智库、专业智库要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有智库、系统与顶层设计,这就能为友好国家贡献性价比更高、更优的解决方案;没有系统与方案,这就是买卖,仅是一门生意。
十几年前,笔者经常接待日本的一些智库,他们也给中国提供咨询方案,如酒店、机场、运动场、地铁等。他们既是日本制造的先头部队,背后也有日本制造供应链的支撑。日本在东南亚发展顺风顺水的背后,其产业智库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情报、咨询、解决方案,并且与日本的金融政策、国家外交无缝对接。
如果中国企业还是各自为战,没有系统、没有组织、缺乏国家系统的支持,很难形成新的竞争力。从生产制造、服务到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从ldquo;硬rdquo;到ldquo;软rdquo;,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应该带来的新跨越。
笔者曾对制造业的层次进行过划分,具体包括基于手工的制造、基于机械的制造、基于研发的制造、基于品牌的制造与基于标准的制造。虽然美国的制造业GDP占比不高,但其生产性服务业非常发达。在一个产品从制造到物流、品牌、分销、销售、售后的整个过程中,制造部分的增加值很低。美国之所以能够站在全球经济价值链的顶端,就在于其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重新塑造了新的价值。生产性服务业掌握的制造业体系标准权就是话语权。
天安新材非常重要的布局也是从ldquo;硬rdquo;到ldquo;软rdquo;,从制造到研发及建筑设计与施工,形成新的企业生态。一方面,天安新材的重要支撑是佛山的泛家居产业生态势能,如陶瓷、门窗、家居与家电等。佛山市、东莞市泛家居产业集群于2022年入围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佛山泛家居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是目前国内最成熟、全球最大的泛家居和建材产业链集群制造基地。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也需要新的龙头企业带动,才能够推动产业升级,而龙头企业不是大规模的制造企业,而是具备设计、方案、情报、整合等等综合能力的企业。
笔者认为,中国制造业不仅在创新迭代,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未来,中国制造业供给全世界的,不仅是无以伦比的创新供应链,还有服务、标准、系统以及创新的理论。这些应该都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势能。
印尼广东总商会会长陈日铃提出,以后不讲中国企业出海,应该讲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企业出海还是在原来全球化、价值链固化架构下的行为。而企业国际化是一种新格局和新思维,重新建构中国产业新的竞争力。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供应链系统出海,通过具有国际优势的中国创新供应链优化全世界的系统,给全世界带去基于中国供应链的全新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